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主页 > 期刊导读 >

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补充修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不同年龄和性别、各个器官与系统、各类疾病及健康问题。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旨在为基层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素养,掌握全科专业知识、技能及沟通合作技巧,能够在基层独立开展全科医疗工作的合格的全科医生。

2019 年12 月,湖北省武汉市等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并迅速在我国其他地区蔓延。短时间内疫情累及全球几百个国家和地区,确诊病例增长迅速。我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批准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全国各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防严控,全力以赴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人民战。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近400 万基层医务工作者作为基层联防联控的主力军,在社区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网底作用、中坚力量。基层医务人员筑起了社区的抗疫防线,彰显了居民健康“守门人”的担当,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全科医生普遍缺乏流行病学相关知识,调查处置方法、对重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疫情的应对预案、应对措施、隔离、消毒及医学观察等防控方法存在“短板”。新冠肺炎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的考验,提示在今后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及培养中,应重点和强化培养以全人为中心,以大健康观念和维护人民健康促进为目标,向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预防为导向、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专业住院医师,特别是全科医生应能承担对各种突发传染病疫情分级诊疗和基层医疗卫生疫情防控的“网底”作用。因此,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对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出了补充修订建议。

1 中国全科医生培养

1.1 全科医生培养的发展历程 我国全科医生培养经历了3 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全科医学引进我国的早期,全科医生培训以传播全科医学概念为主,旨在培训全科学员什么是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及全科医生,该阶段的培训对象为自愿了解全科医学的医生和医学教育工作者。第二阶段是全科医学快速发展阶段,此阶段以原卫生部《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卫科教发[2000]第34 号)为指导,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全科医生骨干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一大批全科医生。在此阶段,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区尝试开展了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第三阶段是全科医学培训步入规范化培训阶段,采取以“5+3”全科医生培训为主体、“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培训模式,以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全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两种途径,统一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准入标准及学位授予标准,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合格的全科医生和助理全科医生。

1.2 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 我国的全科医生教育和其他专科医生一样,采取三阶段培养模式,即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①院校医学教育阶段,主要是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中开展临床医学相关通识教育,包括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及全科医学等相关课程,学时不等,安排社区见习和生产实习。②毕业后医学教育,采取3 年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科室轮转训练和基层实践基地训练为主,同时加强相关全科理论课程的学习,实现由一名医学生到全科医生的转变。③继续医学教育,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终生学习模式,每年需完成一定学分的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以参加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为主。从此次新冠疫情防控中暴露的问题和“短板”不难发现,无论是在哪个医学教育或培训阶段,公共卫生防控知识与技能及相关内容的教育均存在明显不足,基层全科医生缺乏必要的公共卫生疫情防控医学知识和技能。

2 中国全科医生制度

2.1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1 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 号)提出,在中国建立全科医生制度。①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生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患者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的迫切需要,利于充分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医疗卫生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举措。②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总体目标。到2020 年,建立起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实现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医疗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 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引导临床医学生更多的到基层执业,构建以“5+3”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③建立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及培养方法和内容。全科医生培养尽快规范为“5+3”模式,即先接受5 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 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以提高临床能力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在国家认定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进行,实行导师制和学分制管理。参加培养人员在培养基地临床各科及公共卫生机构(疾控中心)、社区实践平台逐科(平台)轮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