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生命以力奏康复之歌记同济大学智能康复临床
牛文鑫
2002年,我国康复医学刚刚萌芽。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的康复科团队颇有前瞻性地意识到:康复医学要发展,必须走学科交叉融合的路子。于是,他们主动为工学部的本科生开设了一门选修课,名为“康复医学”。他们以讲座和专题报告的形式,启迪学生们思考本专业与康复医学的关系。
一位叫田骏的中医老师,曾在课堂上演示中医推拿手法,并提出一个问题:“我虽然知道我的技术对病人有效,但并不知道我手上的力是如何作用到病人的组织,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如果你们感兴趣,以后可以考虑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这个问题,被讲台下的一名学生牢记在心。从那时起,他就立志:用工科技术和方法解决医学问题,做一名学科交叉的科学人。他就是牛文鑫。十余年来,他默默耕耘在运动和康复生物力学研究领域,不辞辛劳,不计得失,以匠心践行初心,在科学研究、科研管理、教学实践等方面均做出了突出成绩,取得了多项开创性科研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和患者的高度认可。近年来,他和所在团队曾多次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一等奖、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一等奖、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浦东新区科技进步奖、上海医学科技奖等荣誉。
“复活”一个研究方向
为了实现夙愿,牛文鑫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保研,并跨专业考研。他将目标锁定为同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准备,他成功以专业课满分的成绩,考入理想学府,开始了逐梦之旅。
生物医学工程虽然也是工科专业,却与机械有着天壤之别,研究对象从冷冰冰的机器变成活生生的人,相关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通通要随之转变。对于成绩优异的牛文鑫来说,考进去或许问题不大,学得好才更是挑战。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牛文鑫从头学起,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丁祖泉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生物力学的学习和研究。为了获得最新鲜的实验标本,他曾半夜独自前往郊区生猪屠宰场;为了获得翔实的实验数据,他曾连续半个月做尸体实验,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为了解决模型中的小问题,他曾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式CRT显示器,一盯就是几个小时。苦心人,天不负。就这样,仅用了3年时间,他就快速入门并做出创新性工作,以优秀的科研成绩硕士毕业。
为了继续深造,牛文鑫在导师的推荐下,选择北上,前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樊瑜波教授。“樊教授是具有宏观战略思维的学者,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生物力学是服务临床的,樊教授就提出生物力学不单单要服务临床,而是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去引导临床、指导临床。”牛文鑫回忆道,樊瑜波教授的这种“站在高处,纵览全局”的思维方式和科研理念,让他受益匪浅,也成为他今后科研路的行动指南。
读博时,樊教授给牛文鑫布置的研究方向是,结合北航特色进行空降兵防护研究。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资料,牛文鑫将题目定为“跳伞着陆踝关节损伤防护”。然而,题目甫一报出,就遭到了很多同行的“劝退”。他们说,这个领域的研究只在20世纪80年代有过,此后国内再无人涉足,可见这个领域已经相当狭窄,而且很难做出成果。
这些问题,牛文鑫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当他发现当时美国、澳大利亚官方背景的团队还在做这个领域的研究时,就敏锐地意识到:还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跳伞方式与国外不同。西方国家普遍采用滚翻式跳伞着陆姿势,即通过身体的翻滚将着陆时的巨大动能“滚”出去。而我国军队是学习的苏联跳伞着陆方式,为半蹲式,即通过身体深度下蹲来延长缓冲时间,将能量慢慢吸收。因此,单纯参考国外的研究结果,并不能解决我国空降兵的防护问题。
“我们自己的问题,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来解决。”牛文鑫掷地有声地说。为此,他和团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相关研究。他们在步态分析实验室里,用最先进的人体运动学和动力学测量设备,采集、模拟了半蹲式跳伞着陆动作的各个参数,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动作损伤风险的影响,为后续开展踝关节损伤防护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获上海康复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然而,就在牛文鑫等将这一突破性成果撰写成论文投到Aviation、Space &Environmental Medicine时,却遭到了审稿专家的“冷嘲热讽”。他们不承认世界上有一种所谓的“半蹲式跳伞着陆”姿势。在审稿过程中,一个审稿人反复使用“非标准着陆技术(non-standard technique)”来描述牛文鑫所研究的着陆姿势,认为开展这样的研究毫无意义,甚至嘲讽:“为什么要研究一个不存在的东西?”“除了作者,谁会用这种方式跳伞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