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主页 > 期刊导读 >

从弗洛伊德画家的工作反射谈起

宗白华说过:心理结构是浓缩了的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时代魂灵的心理学。正如歌德所言,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地,就是他明确地意识到他自己的信念和思想,认识到自己并且由此开始也深切地认识到别人的思想感情。事实上,艺术家更愿意追究人的灵魂和内心,或者世界和人生最为隐秘的意义和秘密,就像斯皮尔伯格指出的那样,所有伟大作品的渊源,就是人的灵魂以及它经历的痛苦和欢乐。

已故英国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1922-2011)于1993年创作的油画《画家的工作·反射》就是这样一件能让受众与作者心灵对话的优秀作品,画家在这幅作品中既表达了对传统架上画家工作现实意义的追问和反思,也以其自身的思考与判断作出了回答和诠释。这是一幅尺幅不大的作品,101.2 CM× 81.7CM,画面上空旷的画室内一老年男子裸露全身,脚上胡乱穿着一双松松垮垮没有鞋带的破旧皮鞋,两脚略分开站立,右腿略向前,右手挥动着油画调色刀,似乎正在作画,左手拿着一块脏兮兮的调色板,手臂自然下垂着,人物的面部表情很滑稽,有点儿紧张,又有点儿莫名其妙的痛苦与恐惧。画面色彩厚重深沉,笔触狂野苍劲。弗洛伊德的这幅作品最触动人心灵之处不在于他无与伦比的写实技巧和驾驭画面的超凡能力,也不在于他运用笔触与色彩营造惊世骇俗的视觉效果,而在于他对仍然使用传统的架上绘画方式进行艺术表达的当代画家工作意义与价值问题的思考和判断,在于他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与丰富的现实寓意性。

一、有现实寓意性的人物造型

画面上艺术家本人左手那调色板,右手拿油画刮刀,像一位拿盾舞刀的沙场斗士。这使人联想到各种艺术形态与观念汹涌激荡的今天,作为传统油画方式的坚守者,其工作意义与价值已经受到严峻的质疑与挑战。如今,画家的工作仍然有意义吗?弗洛伊德似乎也在质疑和思考这个问题。画家的焦虑、怀疑和纠结是有深层次现时社会原因的。新时期的世界美术,由于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影响,纷纭多姿的各种现代艺术流派纷纷粉墨登场,人类艺术进入了多元共生的时代。而现代艺术观念至上,思想表达重于形象表现的特点赢得了更多的受众群体,艺术因此也有了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大更广的历史舞台,传统的绘画艺术被迫与其它领域进行交融,吸收来自各方面的养分,这样必然导致新的艺术形式产生,传统艺术形式的某些功能也势必被消解,这对油画这样的传统艺术意味着面临新一轮的生存危机。连美国艺术哲学家阿瑟?丹图拉也这样说道“关于艺术作品的理论趋于无穷,而艺术客体接近于零,结果在终点剩下的几乎全是理论了。艺术其自身纯粹思维的光辉被完全蒸发掉了,艺术快要完结了……”。然而。追求精神目标是一切艺术的天然使命,即使是在今天这样一个追求全新视觉感受的时代,也必须如此。艺术的终级目的不是物质意义的结果,而是成为人的精神食粮,满足人们的精神审美需要,没有精神性的艺术当然没有存在的意义。把艺术的门槛降低到所有人的行为活动那个层面,忽视行为活动本身精神情感参与,其结果必然导致艺术本身小消失。虽然人类的视觉方式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作为油画这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其手工性难以被其它艺术形式替代。油画的创作方式是一笔一划地在画布上耕耘,每一个痕迹都是经过思维活动的过程,其整个创作过程就是心灵物化的过程。油画作为一种手工图像,由于作者心理体验的独特性以及表现过程的创造性,它具有机械图像永远也代替不了的特性。架上绘画现在没有而且永远也不会完结,弗洛伊德的作品似乎在倡导当代画家应该积极地拿起“武器”牢牢守住“精神”这条底线,承当起庄严神圣的使命。

二、有现实寓意性的标题

“反射”在该作品里不仅是指画面形象是镜子的“反射”,而且揭示艺术作品应该成为画家内心世界的“反射”。画家的创造活动靠直觉感受的驱动,而这种直觉感受建立在一个人的生存体验、知识结构和文化判断以及先天遗传因素上。感觉源于内心,它是人对生活、对生命、对人类情感的把握和理解。弗洛伊德的画面首先把自己变成“第三者”,让自己站在客观的“第三者”的立场和视角重新审视和剖析自己。其次,弗洛伊德也把观众推向当事者的立场上,让观众被迫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打开灵魂的大门,将内心最隐秘的地方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它给人一种强烈的心理逼迫感。